消渴与糖尿病什么关系?
现在目前很多中医的观点消渴就是糖尿病,或者说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之内的,但实际上在过去中医对消渴的分析中是给出了很多复杂的情况分类,比如说有一种消渴是以心气不足为主要的表现形式,那就是甲亢。
甲亢的消瘦、口渴最初是都有的,甲亢和糖尿病进展期或者是急性发作期症状区别在哪儿呢?就区别在甲亢患者虽然也有三多一少,但是心脏的功能表现为明显异常,而糖尿病患者多数没有这样的问题。除了甲亢和糖尿病都有消和渴的症状之外,还有一种病叫尿崩症,尿崩症也是具有消渴两方面症状。
除了上述的三种情况之外还有很多情况,比如说感冒之后、感冒高烧恢复了之后出现的消渴,这个消渴在《伤寒论》中有记载,这个消渴与上述的三种消渴都不一样,但是往往有的时候在现代医学检测的时候让很多医生还会出现错误判断的情况。
比如说我遇到的很多患者,我这里仅仅一个在我记忆中很深刻的一个患者,因为这个患者的儿子名字和我的名字很相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他大概应该叫聂涛,因为他找到我的时候告诉我说他很生气,他比我年龄小,他生什么气呢?他一检测他的名字结果互联网到处都是我的名字,他的名字找不到,他就觉得是我的名字把他的信息给淹没了,这个其实也怨不得我,因为我比他年龄大,我的名字是先有的。
总之他向我询问他妈妈的情况,他妈妈是因为感冒肺炎住到医院,住到医院当肺炎控制之后身体开始恢复的时候发现血糖升高,其实在这个时候不仅会有很多人血糖升高,还会有很多人出现消渴、消瘦症状。
面对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家里决定先出院休息一下,然后再住院治疗糖尿病,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问到了我,我建议二十天以后再测血糖,如果血糖没有恢复那再考虑是否住院的问题,然后二十天之后被告知说血糖恢复了。
当时如果这个患者错误的降糖,那可能问题就变得非常复杂,因为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是需要高血糖,是身体需要高血糖,所以一旦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人体就会对这些药物产生抵抗,由此而形成一种叫做旷日持久的身体与药物的对抗关系,可能是一年、两年事情也没有解决,最后人体糖代谢功能紊乱、衰退,造成医源性糖尿病,就是这个糖尿病因为错误的治疗变成事实的糖尿病。
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消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消耗性疾病可以间断性的出现消和渴的症状,因为事实上当身体出现消瘦或消瘦速度过快的时候往往就会伴随着渴,它是一个人体面对物质分解产生的各种变化而出现的人体一种正常的反应。
由此我们已经谈到了诸多的消渴这样的问题,甚至是还含有血糖升高的不同的情况,有糖尿病的血糖升高的情况,有不是糖尿病的血糖升高的情况,事情就变得非常的复杂,所以消瘦与糖尿病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紧密。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我们要谈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糖尿病人出现的消瘦问题,而不是消渴,前面讲的是消渴与糖尿病的关系或者消渴中有多少是糖尿病的问题,后面谈到的是糖尿病人消瘦是不是一定是糖尿病加重了?是不是一定坏死?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
糖尿病人消瘦的几种情况
1、如果一个人已经很瘦了,那么他继续消瘦,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我们和患者一样是不愿意看到这个情况的
2、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者身体超过正常体重,他是一个超重、偏胖或者是严重的超重,这种情况当身体恢复的过程中会大量的出现消瘦的情况,就是你本来就胖,特别胖,那么当你代谢功能恢复之后你的体重会向正常的方向改变,所以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个好的情况。
但是无论你是超重向正常情况转变,还是本来就不太重,向偏瘦方向变化,只要是体重向减轻方向走,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血糖升高,这是消瘦和血糖升高的关系。
当体重是超重走向正常体重这个过程,对整个人体的健康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血糖会升高,这种血糖升高如果没有给身体带来不舒适,除了身体觉得走路更轻便了、活动更灵活这些方面之外,并没有给身体带来不舒适,这样的血糖升高也应该是被同意的,所以不是说我们见血糖升高就不好,因为这种血糖升高随着体重走向稳定也就不会再继续发生了,所以它是一种间断性的,我们应该同意它。
3、还有一种就是本来体重也不超重,或者是说原来超重,但是现在已经不超重了,接着体重继续已下降,这种情况其实也很复杂,其中有两种情况。
第一、你本来不超重,但是你身体并不好,这种情况实际上体内有很多细胞叫做肥大或者叫细胞增大,那是由于身体细胞内的液体或者组织间的液体比如水代谢不出去,所谓的体重正常实际上是一种水肿,并不是真的体重正常。
这种情况一旦身体的代谢功能好了之后,微循环改善水肿就会很快消退,那么水肿消退自然也就导致人体体重下降,这样的体重下降的话如果排除心理因素的影响、排除恐惧、不安给人带来的不舒适,如果没有这方面影响来说,水肿的减轻这样的体重下降对患者是有好处的。
除了这样的一种情况还有更复杂的情况,就是在体重恢复过程中由偏重或者超重已经走到了正常体重,然后体重继续下降,像这样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这种情况就已经不再水肿,当走向正常过程中水肿早就消退了,那么后面的实际上是所有自然现象不止是生命存在,是生命和非生命共同具有的一种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可以叫振荡。
在非生命的物体运动除了振荡之外还有一个概念叫惯性,这些概念、这些自然规律可以解释这样的问题,就是当人体调整自己体重调整到正常的时候,那为调整体重所准备的各种生命力量,包括激素、包括其他的生命力量继续发挥作用,使人体体重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就是已经达到正常它收不住,还继续向消瘦方向走,这样的过程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体重就会稳定下来,所以它不会无限期的体重下降。
所以当体重下降了一段时间之后,说我瘦了,谁见到都说瘦了,如果要是说最近的一个月、两个月体重不再瘦了,那么前面的体重减轻大多数都是一种好的现象,大多数都是一种生命的自我调整。从愈后的角度来说,再过一大段时间,多数人的体重会重新返回到正常体重,也就是说当体重不再进行下降的时候很多人会返回到正常体重,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多见的。
4、一种最坏的情况,就是实际上身体还有某些慢性疾病或问题没有解除,他的消瘦仍然继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可以说百里挑一,甚至是比这个比例还小,在我个人面对糖尿病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也是见到过这样的患者,最后是证明身体还是有其他问题,所以消瘦和血糖升高或者消瘦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如何判断消瘦是有利还是有害?
那么我们在健康管理的过程中遇到消瘦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其中有一个分析尺度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血糖性质区分量表,就是我们从糖尿病并发症、从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从糖尿病患者的体征三个方面来加以衡量,这就是糖尿病的血糖性质区分量表。
如果是通过这三个维度,衡量的结果我们发现消瘦给患者带来了好处,我们就同意这样的消瘦,也同意这样的血糖升高,如果这三个方面衡量的结果对整体上是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打分偏低,是不好的,是走向不健康的,那我们就要及时纠正这样的消瘦,所以这是一个消瘦和糖尿病这样的一个复杂关系。
消瘦能不能预见
能不能事先完全预见说哪个患者他会走向消瘦、哪个患者身体不会消瘦,会不会完全的预见这样的后果?实际上对很多疾病都能够作出比较准确的预见,什么比较准确呢?就是说他成功的概率远远高于50%,这不是一个大概的数字,而是一个大概率数字,可能性很大的应该是什么样的情况,所以可以做出相对准确的预见。
那么为什么又说只能做出相对准确的预见呢?这是因为导致人体生命危害的原因非常多,比如说他身体正在恢复,结果有一件事情使他着了急、上了火,产生了焦虑、产生了不良好的情绪,或者改变了他暂时的生活方式,那都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一次流行感冒、一次摔伤、用力不对等等都可能造成新的健康问题,甚至是很多现场我们不能够知道的因素也在发挥作用,不能够知道的因素有哪些?那就不能说了,说出来就是知道的,比如说人体的衰退、衰老这就知道,知道的原因会产生健康问题,不知道的原因还在发挥作用。
所以整体上来说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人类对生命的了解程度都是非常有限的,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预先控制、预先预防能力也是非常有限,所以如果是说患者一定要准确的预见他会什么样子的时候,如果后面如果是不跟着责任那么都可以说,如果后面都跟着责任的话有经验的医生都不会去说,因为你治好了二十个,二十个一样的情况都好了,第二十一个你看着是完全一样的,但第二十一个患者在后面的恢复过程中就可能产生了与前面不一样的情况,所以这样的事情是总有的。
糖尿病与消渴之间的联系
所以生命是复杂的,糖尿病跟消渴之间存在着联系,过去中医对消渴的态度情况并不是那么统一,我们现在说的二型糖尿病在《黄帝内经》中应该叫脾翠或者脾脆消瘅,也就是说《黄帝内经》这样的文献中记载的是由生活方式所导致的消渴,那什么生活方式呢?一般的一个是营养、一个是心劲或者叫心理问题,其中营养是最主要的,所以《黄帝内经》说“此肥美之所发也”,这是因为吃的东西太好了所造成的疾病。像这样的今天的话基本上是和二型糖尿病对应的。
而心脆消瘅就是我们中医看上去之后一看这个人心气不足,同时消渴,这种情况多数是和甲亢对应的,是目前可以列为代谢疾病的最大的两类疾病。从桑黄丸改制成桑黄子应用于糖尿病的时候开始,1997年春天开始,也就是用于对抗人体衰老、人体衰退这样的途径,结果导致了糖尿病患者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结果改变了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目前全世界对糖尿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伴随着更多的问题,其中有相互矛盾的、有冲突的、有观念颠覆的,这些问题在后面讲座中会涉及到。
总之糖尿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二型糖尿病来说它是一个行为方式的问题,它不能够简单的从消和渴两个角度来作为全部认识,所以这是需要我们对患者进行更多健康管理所必需的、所必知道的内容。